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:

 

标题 万里长城,金山独秀
正文

或许因为父亲是军人的缘故,我对边塞总有一些特殊的情感,很小的记忆力,就对长城、居庸关、玉门关、嘉峪关.......有一种特殊的情感,另外各种边塞诗文更赋予了大漠边关的精神支柱。

先摘录一首:

王昌龄:出塞

秦时明月汉时关,

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但使龙城飞将在,

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金山岭长城,在我回东北老家的路边,每次经过这个地方,我都对建在险要山峰的长城惊叹不已,当然,在夕阳的余晖下,更能显出其豪迈与苍凉。虽然经过这地方无数次,但没有登上过,一掠风光。直到前几天,才有机会登上这“熟悉”的长城,真是久违了心中的长城。

就长城而言,溢美之词自不必多言,漫步苍凉的古道长城上,思绪也漫展开来.......

如果说“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”是一种军人情怀,然而战争毕竟不是长久的,两军对垒的时间要远远的短于和平时间,对于那些镇守边关的军人而言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的巡逻在荒山峻岭的长城上,又是一种什么状态,作为一个军人,他们是否有一点期待战争?无战争的日子,从这个烽火台走到那个烽火台,该是一种什么心情打发这种无聊的军旅生活?长城上没有生活区,他们的生活区是个什么样子?真想时空穿越,回到那个时代,体验一下,狂想一下,如若是个将军,自然恐怕无法面对这无聊的防守生活,也要“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”,一腔热血,报于祖国大好河山,也不想,“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欲将心事付瑶琴。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。”,军人的血性与孤独,唉.......

很多人都说这段长城要好于八达岭,去过有此感慨,“无名”胜似有名,人少,没有摩肩擦踵的人群,站在这原生态的烽火台上,凭栏追思“白日登山望烽火,黄昏饮马傍交河。”,如若人多恐怕没有这份闲情了。如果去过八达岭,那说明你去过一处景点,如果你去过金山岭,可以说你去过“明朝”了。

不经意间发现城砖上有字,某某人到此一游的情况在各大景点屡见不鲜,但这次发现略有不同,发现很多城砖上刻有“万历年间...."一开始,我在想,也许是当时的建筑工人自己记录的吧,但后来发现刻字很多,内容也不一样。经查阅,明长城中,每块城砖上都印有来历,即每块城砖都能追溯到来源,以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,即500年前(明长城),就有完善的质量监督系统,我真实的感觉到了什么叫做”万里长城永不倒”的部分原因了。五百年风雨沧桑,金山岭依然保持着他的巍峨与雄壮,并非浪得虚名啊!

为什么呢?即然闲来,就继续想想,管它什么天马行空呢,明朝是推翻元朝而建立的,元朝是游猎民族,能征善战自不待言,成吉思汗的版图横框欧亚,如若不是元朝内部原因,恐怕明朝也没有机会,同这样的民族接壤,自然不能掉以轻心,何况首都就在北京,拱卫北京是重中之重,皇帝在乎的是,自然不能掉以轻心........也可以说是一个强大的敌人造就了一个段伟大的长城,如果北面是江南水性,长城估计也是豆腐渣功能了。

长城的两边都是故乡了,一边是老家辽宁,另一边是生活多年的北京,作为一个塞外过来的人,自然觉得长城没有任何必要了,如“清朝”,明修长城清修庙,这是有现实意义的,何必防备自己呢?但是居住长城内的人呢,是否也如此呢?或许他们感觉他们的家乡被冒犯了,被侵略了,于是乎各种的“进京证”“限号”“城市与农村”新的长城出现了,这些何尝不是新的“长城”呢,隔断了城市与城市的联系,人为的造就了新的长城, 有时候我在想,制定这些政策的人,多是关内官员吧,他们热衷这些,我十分理解!

用什么来结束这段旅行呢?旅行是件轻松的事情,而却被我写的有些沉重,不过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.......

随便看

 

四季谷提供散文、诗歌、杂文、随笔、日记、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,并提供汉语、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,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ijig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1 9:04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