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 | “门不当,户不对”及其他 |
正文 | “门不当,户不对”及其他 ——诸葛八卦村探奇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:甘跃华 诸葛八卦村绝对是近年才热门起来的一处旅游胜地。数百年来,它静卧于青山绿水间,鲜为人知,少人问津,任时光流逝,任岁月变迁。然而,社会发展大潮震荡古老中华大地的同时,也于无意间将它从寂寞的迷梦中惊醒。 于是,晨钟暮鼓的生活形式被打破,安逸恬淡的生活格局被改变。暄嚣如潮水般涌进,青山安谧不复,绿水静寂不再。 2012年的国庆,我一家也随着汹涌的潮水涌入了诸葛八卦村。 女儿、女婿平素远在省城自谋生计,无暇与我们团聚。幸好国庆长假忙中偷闲带着外甥女回浦让我们一享天伦。于是,我提议,我们也时髦一下,来一回自驾游。 2日晚,我和女儿、女婿在电脑上搜寻,定位着出行的目的地。国庆长假黄金周,各大旅游景点肯定是爆满无疑,花钱买罪受的冤枉事没必要去做。时间有限,涉足太远之处也不现实。所以,最后意见一致——去名气不是太大、路途不是太远的诸葛八卦村。 3日,赴浙江,中午在江山用过简单的午餐后,去了一下龙游石窟,随即驱车赶赴诸葛八卦村。一路奔波,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晚上八点多。饥肠辘辘,赶紧找了个小饭店坐下,热水下肚、饭菜填饱后,浑身似乎来了精神。接下来便是找住的地方了。万没想到,寻来寻去,一路寻觅,半个余小时过去了,得到的回答全是——满了。诸葛八卦村可算得上是一个前不着村、后不着店的小村子,奔波了一天的我们,刚有点恢复的精神又立时疲软了下来。幸亏一个好心的老板娘向我们介绍说,离这里不远处,有一个永昌镇,那里宾馆较多。无奈,只好上车,前往永昌。二十来分钟的车程到了永昌,总算找到了一家宾馆,终于长长嘘了一口气。 4日一早,进诸葛八卦村。 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兰溪城西18公里,古称“高隆”,村中有3000余人是诸葛亮嫡传后裔,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。正是秋高气爽季节,十分适合游玩。 我们沿着“丞相祠堂”、“钟池”、“ 大公堂”、“天一堂”等景点一路游去,兴致勃勃。尤其是小外甥女更是新奇不已,到水车旁,一定要上去踩一踩;到钟楼、鼓楼,必定要上去敲一敲;来到古民居内看到仿古的椅子,也绝对要上去坐上一坐…… 一个上午下来,景点游得差不多了,人也累了。中午,找吃饭的地方出成了问题。当然不是没地方吃,而是人太多、太挤,找到地方后,根本无法点菜,因为饭店师傅没空给你炒。所以,所有的饭店,一律推出的是“套餐”服务,也就是相当于我们平时吃的“快餐”。有98元的小套,100多元的中套,也有200多元的大套。菜的品种不算少、价格也不算贵,美中不足的是,大锅炒出来的菜自然比不上一个个点出的小炒入口。所以,和其他旅游区一样,谈不上吃好但吃饱没问题。 诸葛八卦村不仅极为适宜人居住,山青水秀风和日丽,同时,我以为,它还极为充满着古人的智慧。村落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,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,全村房屋呈放射性排列,向外延伸八条弄堂,将全村分为八块。村内弄堂似通非通,似连非连,曲折玄妙。环池面建的几十座古老的厅堂及村民住宅自然地归入内八卦的坎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、乾八个部位。当游客步入村中纵横交错的古巷时,大有似连非连、半通不通、曲折玄妙之感,犹如陷入了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,横来直去,不知所向。此外,诸葛村位于八座小山的环抱之中,小山似连非连,排列在八卦的八个方位上,自然形成了了环卫山村的外八卦。而村内的民居建筑布局也精巧玄妙:在村落中心有一口名叫“钟池”的池塘,半边池水半边地,两面各设一口水井,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。钟池的位置不仅在地理上居于全村的中心,在整个建筑布局上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。钟池周围构筑的八条街巷向四周辐射,分别指向村外的一座座小山岗。 更令人惊奇之处还有“门不当、户不对”、“肥水不外流”、“ 青砖灰瓦马头墙,肥梁胖柱小闺房”等生动有趣、内蕴丰富的建筑风格。 行于其中,细心一点的人都会发现,窄巷中相对的两家人家门却并不相对,而是错着开,全镇无一例外。当地人管这种做法叫“门不当,户不对”。诸葛后裔们解释说,这种建筑格局有利于处理好邻里关系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,如果“门当户对”,两家人家每天进进出出,交往过多难免发生矛盾。这倒是说的不无道理,有一句俗语说得好,牙齿和嘴唇也难免打架。是呀,牙齿和嘴唇的关系总算亲密无间了吧,但是有的时候牙齿也会将嘴唇咬破的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,天天见面,既使是再好邻居,也难免会出现些许的磕磕碰碰。因而,如果一旦发生矛盾后,仍要每日面对,积怨将更深,解决起来也会更难。如果“门不当户不对”的方式,问题也许也就会因刃而解了。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,这是世人所公认的,他的后人们也继承了他这种高智慧的基因,并将这种高智慧融会于日常生活中,促进了人们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,怎能不让人赞叹。 门当户对这一成语是人们所耳熟能详的,但一般人对于它的来历也许不清楚。实际上,“门当”与“户对”最初是指古代大门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。“门当”原本是指在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(用石鼓,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、厉如雷霆,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);“户对”则是指位于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雕砖,由于这种木雕或砖雕位于门户之上,且为双数,有的是一对两个,有的是两对四个,所以称为户对。用木头雕刻的户对位于门楣上方,一般为短圆柱形,每根长一尺左右,与地面平行,与门楣垂直;而用砖雕刻而成的户对则位于门楣两侧,上面大多刻有以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。根据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,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,所以,门当、户对常常被同呼并称。又因为门当、户对上往往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,且门当的大小、户对的多少又标志着宅第主人家财势的大小,所以,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,还是宅第主人身份、地位、家境的重要标志。 后来,门当户对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一个成语,在今天,反而被人忽略了其原来的意思。而在诸葛八卦村,诸葛亮的后人反其义面用之,用得是精当而又具很强的针对性。 另外,诸葛镇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建筑,四面封闭,中留空间。而房屋的前沿比后沿高,每到下雨,几乎所有的雨水都聚集在自家院内。诸葛后裔们管这种做法叫“肥水不外流”。 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也是一句人们所熟悉的俗语。诸葛八卦村内的民居,灵活地将之用在了建筑理念上,真可谓是匠心独具。我想,一方面自然是出于心理上的心态注入。在人们观念中,大自然的一切(当然包括从天而降的雨水)都是对世人的恩赐,而这一切的恩赐人们都必须十分地珍惜之。所以,雨水不让外流,象征了大自然的恩赐不外流、财富不外流。另一方面也许也是从大环境的保护和与邻居相处的关系来考虑。雨水流到户外,没有采取良好的排放措施,形成水流四溢、无规律流动,弄不好会造成环境污染;此外,雨水一旦流入邻居家中,不仅会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,还可能给人带来某些损失,从而造成邻里不睦。一句普通的民间俗语,扎根在诸葛八卦村,生发出了鲜活的文化生命,令人惊叹之余也引人深思、给人启示。 诸葛八卦村中“青砖灰瓦马头墙,肥梁胖柱小闺房”的建筑风格,是目前全国保护的最好,群体最大,型制最齐,文化内涵很深厚的一个古村落。当你穿梭于这古村小巷,领略诸葛后人的风貌时,古建筑、古民居的白墙青瓦别致而清丽。漫步其间,仿若走入明清时代。清晰的年代刻痕让人不能不发出怀古的幽情。 诸葛八卦村的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,只不过它将这种风格演绎成了一种村庄的范本,融会贯通成了一种文化的精华。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。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,融风俗文化之精华,风格独特,结构严谨,雕镂精湛,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,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、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。尤以民居、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,被誉为“徽州古建三绝”,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。它在总体布局上,依山就势,构思精巧,自然得体;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,变幻无穷;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,造型丰富,讲究韵律美,以马头墙、小青瓦最有特色;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,融石雕、木雕、砖雕为一体,显得富丽堂皇。 你想要了解徽派建筑,不妨到诸葛八卦村一走,这里的青砖灰瓦古朴典雅,将大天地围成一个相对有限的空间,形成大世界中的小世界;马头墙安静地高耸数百年,挺立其防火的功能与美观的雄姿;肥梁(民间俗称“冬瓜梁”)憨态可掬,雕刻于其上的各式图案内蕴丰厚、耐人寻味;胖柱稳如泰山,用无私无畏的坚守撑起一片独有的天地;小闺房房门半开半掩,透露着难猜的神密与缕缕的脂味。更重要的是,这一句简明的概括,在给游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的同时,也带来某种文化气息的体味。 探奇诸葛八卦村,实际上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探寻,由此,我们可以毫不脸红的推而言之,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无论是走进宏伟的故宫,还是登上气派的万里长城,无论是在繁华的大都市,还是在鸟语花香的小山村,中华文化的震憾力、亲和力,无时无刻不给人们以自豪的汹涌与奋发的澎湃。 2012-11-11 |
随便看 |
|
四季谷提供散文、诗歌、杂文、随笔、日记、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,并提供汉语、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,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