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正文 | 题记:回到贵州也有三年多了,在此之间越来越觉得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。因为,方言在南北对话时,总是会产生苦笑不得的误会来。 思想教育早做起, 幼年勤学普通话。 勿要方言来串烧, 终成二普脑壳花。 / 一二三,异地恋! 我叫姑娘吃馍馍, 她却听成吃麽麽。 馍是馍来,麽是麽, 吃个馒头变吃奶, 姑娘冒火三丈高。 完活!自此不里咱, 朋友问:你媳妇呢? 俺问:哪里可以喊个冤! / 四五六,南北宴。 南方点肉喊嘎嘎, 北方误会是嘎儿。 嘎嘎是肉,嘎儿是肉, 误认南方够阔气, 点菜要了一个鞭。 拐裘!满堂一片哗然, 南方问:怎么点它? 北方答:不是你们要壮阳? /南有腔来北有调, 北方是辙南是辕。 发音不准方言出, 误会多多话难全。 /七八九,南方话说: 不要“东”呀,不要东! 北方苦回: 怎不“二”呢!怎不二? 自说:不二,他说:二。 此字,南北皆易解。 东就是二,二就是东, 会意一句:“小东二”, 都是方言惹的祸, 叫你不说普通话! |